| 网站首页 | 周易天地 | 易学命理 | 下载中心 | 图片中心 | 在线算命论坛 |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元亨利贞网 >> 周易天地 >> 易学论文 >> 正文 会员注册 会员登陆
频道导航
专题栏目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应用卦气对一年四季进行解释
用动力学方法分析经络的本质…
用正确的态度对待《易经》的…
虞翻易学旁通说的哲理内涵
在全面理解《周易》后再各取…
《周易》价值的定位
周易思想综合分析
周易信息预测与要素侦破分析
学习周易文化,提高科学文化
中西之间:轴心时期文化转型…
广告位置  
文章左侧预留广告位
文章信息 
隐显涵摄与流变互通——论虞翻易学旁通说的哲理意蕴 【字体: 】      ★★★★
隐显涵摄与流变互通——论虞翻易学旁通说的哲理意蕴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20 20:10:37
特别推荐:在线周易预测免费算命论坛(注册后发贴子即可在线免费求测)

隐显涵摄与流变互通——论虞翻易学旁通说的哲理意蕴(王新春)
 
  生当汉末的易学大家虞翻,透过深入契会《周易》经传,创造性地发明了“旁通说”,以此而揭示了卦与卦之间的相互对待关系,尤其是在此对待关系之下,相关卦所表征并符示之一切间的“旁通”关系。透过此等关系的揭示,虞翻几乎通透地诠显了每一卦所表征并符示的当下之所是及其可能的将来之所是,诠显了卦与卦所表征并符示的当下之所是间的密切关联,因而也就几乎通透地诠显了大宇宙和社会人生中各种事象间的“对待”、“旁通”关系,诠显了一幅完整而奇妙的“对待”、“旁通”的总体天人宇宙图景。
一学说的提出
  “旁通”一词,首见于《乾卦》卦辞《文言传》:“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发”、“挥”皆有动义,是以今人所习用的合成词中,乃有“发动”、“发挥”者。“旁”,广也,遍也。《广雅.释诂》即有云:“旁,广也。”伪古文《尚书.说命上》载殷高宗武丁之言“梦帝赍予良粥,其代予言,乃审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说命下》载傅说之言“惟说式克钦承,旁招俊×,列于庶位”,内中两个“旁”字,亦皆谓广也、遍也。“旁求”,即广求、遍求;“旁招”,即广招、遍招。“六爻发挥,旁通情也”,说的是,乾卦的六爻发生动变,就会广泛地通达于天人宇宙间的各种情势。是因在《易传》看来,作为符号系统的卦画,是天人宇宙间的万物万象万变的表征、符示者,天之动变,从而卦之动变,即可蕴示或彰显天人宇宙间的特定动变情势。对于此处所引传文,今存虞翻《易注》注阙,因此我们无从考究他对传文中“旁通”二字所作的具体诠释。遍检今存虞翻《易注》,我们也未见他对“旁通”这一象数又例作过具体界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虞翻的“旁通说”取名于此处所引传文,而且通观今存虞翻《易注》,他所发明的“旁通说”的学理内蕴也是清晰可见的。只是虞翻所言“旁通”,其意涵己与《文言传》所言“旁通”相去甚远矣。另,与虞翻学见相近,年少于虞翻,而且曾经与他合作撰写过《周易日月变例》(《隋书,经籍志》录其目)一书的吴国学者陆绩(187年一219年),其对上所引传文的诠释,可以间接地帮助我们理解虞翻“旁通”又例的意涵。陆绩说:“乾六爻发挥变通,旁通于坤,坤来人乾,以成六十四卦,故日‘旁通情也’。”(《周易集解》引)其曰“旁通于坤”,即揭示了乾卦与坤卦之间的旁通关系。清儒李锐,对于“旁通”的诠释,也差可视为虞翻“旁通”的注脚。李锐说:“旁通云者,两卦各居一旁,两相通.易也。”(《周易虞氏略例.震巽特变弟八》)
  通观今存虞翻《易注》,我们不难发现,虞翻所言“旁通”的基本内涵是,两别卦之间,如若其所有同位之爻的爻性,皆两两相反,那么,此两别卦之间,即属互为旁通的关系,因之,两别卦中的任何一方,亦皆可视对方为自己的旁通之卦,换言之,亦即双方互为旁通之卦。
  虞翻之能发明旁通这一象数义例和学说,首先必然是因受启于六十四卦的符号系列中,相关卦画间的这种六爻爻性两两全然相反的对待关系。六十四卦中的每一卦,皆有和它具有上述对待关系的卦;依照这种对待关系,六十四卦的符号系列,可以划分为三十二对。

  就实质性的深层学理内涵言之,虞翻之能发明旁通这一象数义例和学说,更为主要的是因受了京房八富纳甲体系中“飞伙说”的影响。
  “飞伙说”,是京房八宫纳甲体系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学说,此说今见于传世的《京氏易传》。
  “飞伏”云者,“飞”谓显也、见也;“状”谓隐也、不见也。在京房那里,“飞伏”的基本易理内涵,指的是卦中爻之朗然可见者(所谓“飞”)与隐而不显者(所谓“伏”)。是以《京氏易传》卷上于《乾卦》之下乃有云:“六位纯阳,阴象在中。阳为君,阴为臣;阳为民,阴为事;阳实阴虚,明暗之象,阴阳可知。”阳见则阴伏,阴见则阳伏。乾卦六爻纯阳,阳见,阴则伏于其下。是以乾卦六爻之阳下,隐伏着坤卦的六爻之阴。
  在京房的八宫纳甲体系中,京房所论究的,主要是诸卦世爻的飞伏问题。
  世爻为一卦之主爻,在卦中、在卦所表征并符示的物象情状与吉凶祸福情状方面,居于主导地位。京房规定,本宫卦的世爻在上爻;一世卦至五世卦的世爻,分别在本宫卦爻变所及的交,亦即分别在初又、二交、三交、四天和五分游魂卦的世交在四交,归魂卦的世爻在三爻。
  在具体论及世爻的飞伏问题时,京房的基本识见是:本宫卦的世交上交为飞,与本宫卦相对待的另一纯卦的世爻上爻为伏;一世卦的世曼初爻为飞,此一世爻所得以变来的本宫卦的初爻为伏;二世卦的世爻二爻为飞,此一世爻所得以变来的本宫卦的二爻为伏;三世卦的世爻三爻为飞,此一世爻所得以变来的本宫卦的三爻为伏;四世卦的世爻四爻为飞,此一世爻所得以变来的本宫卦的四爻为伏;五世卦的世爻五爻为飞,此一世爻所得以变来的本宫卦五爻为伏;游魂卦的世爻四女为飞,此一世爻所得以变来的本宫五世卦的四爻为伏;归魂卦的世爻三爻为飞,此一世爻所得以变来的本宫游魂卦的三爻为伏。
  在虞翻之前,京房实际上业己了悟到了卦与卦之间、尤其是八纯别卦之间的相互对待的关系。在他的心目中,八纯别卦间,乾卦与坤卦、震卦与巽卦、坎卦与离卦、艮卦与兑卦分别构成相互对待的关系。是以在论及每一宫中本宫卦世爻的飞伏问题时,京房提扬与本宫卦具有相对待关系的另一纯卦。因之,《京氏易传》卷上在诠论乾宫八卦的本宫卦乾卦时称“与坤为飞伏”,在诠论震宫八卦的本宫卦震卦时称“与巽为飞伏”,在诠论坎宫八卦的本宫卦坎卦时称“与高为飞伏”,在诠论艮宫八卦的本宫卦艮卦时称“与兑为飞伏”,在诠论坤宫八卦的本宫卦坤卦时称“与乾为飞伏”,在诠论巽宫八卦的本宫卦巽卦时称“与震为飞伏”,在诠论离宫八卦的本宫卦离卦时称“与坎为飞伏”,在诠论兑宫八卦的本宫卦兑卦时称“与良为飞伏”。
  爻居于卦中,世多居于特定的卦中,是以在论及世爻的飞伏问题时,京房所明确言及的,是世爻所在的经卦的飞伏。于是就有了每一宫中诸卦之世爻所在的经卦的飞伏问题。
  就此经卦的飞伏问题,京房的基本识见是:本宫卦,世爻所在的上卦为飞,与本宫卦相对待的另一纯卦的世爻上爻所在的上卦为伏;一世卦,世爻初爻所在的下卦为飞,此一世爻所得以变来的本宫卦初爻所在的本宫卦的下卦为伏;二世卦,世爻二爻所在的下卦为飞,此一世爻所得以变来的本宫卦二爻所在的本宫卦的下卦为伏;三世卦,世爻三爻所在的下卦为飞,此一世爻所得以变来的本宫卦三爻所在的本宫卦的下卦为伏;四世卦,世爻四爻所在的上卦为飞,此一世爻所得以变来的本宫卦四爻所在的本宫卦的上卦为伏;五世卦,世爻五爻所在的上卦为飞,此一世爻所得以变来的本宫卦五爻所在的上卦为伏;游魂卦,世爻四爻所在的上卦为飞,此一世爻所得以变来的本宫五世卦四爻所在的五世卦的上卦为伏;归魂卦,世文三爻所在的下卦为飞,此一世爻所得以变来的本宫游魂卦三爻所在的下卦为伏。
  此处必须特别指出的是,京房明确所言的虽然是世爻所在的经卦的飞伏问题,但是,他所关注的焦点,乃是世爻的飞伏问题;换言之,他之明确言及世爻所在的经卦的飞伏问题,最终的目的,乃是暗示人们世爻的飞伏问题。
  在京氏揭示出卦的上述对待、飞伏、隐显意蕴之后,东汉时期的易学家如荀爽等,逐步突破了八富纳甲体系的囿限,抽绎出更具一般性意义的卦的对待、飞伏、隐显意蕴。经过这番抽绎后,卦的对待、飞伏、隐显意蕴被确定为,一是爻的对待、飞伏、隐显义,一是卦的对待、飞伏、隐显义。就爻的对待、飞伏、隐显义而言,阴爻与阳爻相互对待,当下所见者若为阴爻,则阴爻飞而阳爻伏于其下,阴爻显而阳爻隐于其下;当下所见者若为阳爻,则阳爻飞而阴爻伏于其下,阳爻显而阴爻隐于其下。就卦的对待、飞伏、隐显义而言,同位之爻爻性全然相反的卦,相互对待,每一对这样的相互对待之卦,姑且称它们为甲方与乙方,当下所见者若为甲方,则甲方飞而乙方伏于其下,甲方显而乙方隐于其下;当下所见者若为乙方,则乙方飞而甲方伏于其下,乙方显而甲方隐于其下。在逐步明确了卦的上述两种对待、飞伏、隐显意蕴之后,苟爽等即每好以此重新解读所得的飞伏说诠释《周易》经传。
  例如,《坤卦》六三爻《文言传》“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荀注即有云:“六三阳位,下有伏阳。”坤卦六三爻之阴显,与其相对待的该爻之阳就隐伏于其下。再如,《坤卦》上六爻之辞“龙战于野”荀注云:“消息之位,坤在于亥,下有伏乾。”依照卦气说中的十二消息说,十二消息卦中的消卦坤卦,值孟冬十月亥位,坤卦与乾卦相对待,消卦坤卦显,息卦乾卦就隐伏于其下。而且,在八卦卦气方位图式中,亥位也是乾卦所值的方位。可见,这里必须特别指出的是,荀爽此处所言飞伏,突显了卦气说中的十二消息方位图式与八卦卦气方位图式,两种图式下,卦与卦之间的方位重合关系:十二消息方位图式中,消卦坤卦位在亥;八卦卦气方位图式中,乾卦也位在亥。因此,荀爽正是主要看到了两种图式下卦所值方位的这种重合关系,才来诠论卦的飞伏问题的。这明显地反映了荀爽飞伏识见的不完善性。正因如此,在诠释《系辞上传》“乐天知命故不忧”时,荀爽说:“坤建于亥,乾立于巳,阴阳孤绝,其法宜忧。坤下有伏乾,为‘乐天’;乾下有伏粪,为‘知命’。阴阳合居,故‘不优’。”十二消息说,坤阴之息,完成于孟冬十月亥位,亥位也是八卦卦气方位图式中乾卦所值之位;乾阳之息,完成于孟夏四月已位,巳位也是八卦卦气方位图式中巽卦所值之位。坤卦息成于乾卦所值的方位亥,是则坤下有伏乾也;乾卦息成于巽卦所值的方位已,是则乾下有伏巽也。粪卦表征风,符示风教、命令。荀爽认为,亥位,坤卦息成,纯阴而无阳,是则明孤阳绝矣;已位,乾卦息成,纯阳而无阴,是则阳孤而阴绝矣。纯阴的坤卦之下,隐伏着八卦卦气方位图式中的纯阳的乾卦,是则阴而与阳合居,阴不孤而阳不绝矣;纯阳的乾卦之下,隐伏着八卦卦气方位图式中的阴卦巽,是则阳而与阴合居,阳不孤而阴不绝矣。言“阴阳孤绝”,认为如无八卦卦气方位图式中的乾卦与巽卦,息成的坤卦将纯阴而无阳,息成的乾卦将纯阳而无阴,就意味着荀爽并没有在京氏飞伏说的基础上,真切了悟到卦的一飞一伏、一显一隐之妙义。因为如若他己真切了悟到卦的此—一飞一伏、一显一隐之妙义,那么,他就会明白,无需八卦卦气方位图式中的乾卦与巽卦,息成的坤卦之下,本身就隐伏着一六爻纯阳的乾卦,此阴本不孤,而此时之阳亦并未绝;息成的乾卦之下,本身就隐伏着一六爻纯阴之坤卦,此阳本不孤,而此时之阴亦并未绝。真正突破京房八富纳甲体系及上述两种方位图式之囿限,而彻然抽绎出卦的上揭两种对待、飞伏、隐显义,并用以诠《易》的,就要数虞翻了。《观卦》初六爻之辞“君子吝”虞注即有云:“阳伏阴下,故‘君子吝’矣。”此言初六爻之阴显,此爻下就隐伏着一阳。阳符示君子,今却处于隐伏状态,是则“君子吝”矣。而在诠释《系辞上传》推阐《大有卦》上九爻之辞“自天右(通行本作访)之,吉无不利”意蕴之文“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时,虞翻又说:“乾为贤人,坤伏乾下,故‘又以尚贤也’。”大有卦下体为乾,乾卦显,则与其相对待的坤卦隐伏于其下。阳爻表征君子、圣贤,乾卦三爻纯阳,是则乾卦符示贤人。贤人显而在上,是则“尚贤”矣。
  显而易见,飞伏所指涉的,是任意一卦,其卦爻及卦爻之象的隐显问题。单就别卦而言,一别卦显,则与其诸爻之爻性全然相反而相对待的另一别卦,就隐伏于其下。例如,就乾之一卦而言,别卦乾显,别卦坤就隐伏于其下。前引《京氏易传》 “六位纯阳,阴象在中”是也。此所言者,系乾之一卦的隐显问题。乾显而坤隐。再如,就大有一卦而言,大有卦显,与其相对待的比卦,就隐伏于其下。此所言者,是大有之一卦的隐显问题。大有显而比隐。如若在此基础上,再稍作一下引延,将一别卦的隐显问题,引延至两别卦间的关系,即引延至飞的一别卦与伏的一别卦、显的一别卦与隐的一别卦间的关系,虞翻的旁通说便诞生了!在虞翻那里,此处飞的一别卦与伏的一别卦、显的一别卦与隐的一别卦间,即构成互为旁通的关系。乾卦旁通于坤卦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 2003-2009 版权所有 元亨利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