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周易天地 | 易学命理 | 下载中心 | 图片中心 | 在线算命论坛 |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元亨利贞网 >> 周易天地 >> 易学论文 >> 正文 会员注册 会员登陆
频道导航
专题栏目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应用卦气对一年四季进行解释
用动力学方法分析经络的本质…
用正确的态度对待《易经》的…
虞翻易学旁通说的哲理内涵
在全面理解《周易》后再各取…
《周易》价值的定位
周易思想综合分析
周易信息预测与要素侦破分析
学习周易文化,提高科学文化
中西之间:轴心时期文化转型…
广告位置  
文章左侧预留广告位
文章信息 
马王堆帛书《系辞》研究 【字体: 】      ★★★★
马王堆帛书《系辞》研究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20 20:10:30
特别推荐:在线周易预测免费算命论坛(注册后发贴子即可在线免费求测)
梁惠王下》云:

   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民。

 我国古代的士养文习武,本来没有武士与文士的区分。 〔4〕 孔子之后的儒家八派之中有漆雕氏之儒,以勇著称。《韩非子.显学》云:

   漆雕之议,不色挠,不目逃,行曲则违于臧获,行直则怒于诸侯。

《孟子.公孙丑》云:

    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挠,不目逃,思以一毫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

   蒙文通先生认为北宫黝即漆雕氏之徒,“殆儒而侠者也。” 〔5〕

《礼记.儒行》一篇,凡十七义,蒙文通先生认为其中有十一义合乎游侠之事,推测此篇可能是漆雕一派的作品。《韩诗外传》卷六有子夏与公孙鑙论勇的议论,其文云:

   所贵为士者,上摄万乘,下不敢敖乎匹夫,外立节矜,而敌不侵忧,内禁残害,而君不危殆,是士之所长,君子之所致贵也。

  孟子曾说“北宫黔似子夏”(见《孟子.公孙丑》),由此可见此派儒者论勇的基本主张。

《礼记.中庸》又云: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欤?北方之强欤?抑而强欤?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南北风气不同,南方的强者以柔克刚,北方的强者为信仰献身,敢于赴汤蹈火。帛书云“壮者勇”,显然是来自北方齐鲁地区儒学的影响。这说明,帛书《系辞》虽然出土于长沙,但绝不属于南方楚学的流派。

帛书《系辞》云:

   地之大思曰生,圣人之大费曰立立,何以守立曰人,何以聚人曰材,理材正辞,爱民安行曰义。

 今本《系辞》作: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此节在帛书和今本《系辞》中都很重要,帛书语义自有理论体系,用字无语。

“天地”与“帝”同义。《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坤灵图》云:“德配天地,在正不在私,曰帝。”《白虎通.号》云:“德合天地者称帝。”《逸周书.谥法》云:“德象天地曰帝。”天地即阴阳。《庄子.田子方》云:

   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

  “大思”,即“大司”。《左传.昭公元年》云:“男女辨姓,礼之大司也。”《周礼.司市》云:“上旌于思次以令市。”郑注云:“思,当为司声之误也。”《释名.释言语》云:“思,司也,凡有所司捕,必静思忖亦然也。”天地主司生化,阴阳相结合而万物化生,故云:“天地之大思曰生。”

  圣人的职责是调理阴阳,辅助上帝推行天命。《鶡冠子.能天》云:

   道者,开物者也,非齐物者也。故圣,道也,道,非圣也。道者,通物者也,圣者,序物者也。……故圣人者,后天地而生,而知天地之始,先天地而亡,而知天地之终。

 又如《荀子.王命》云:

   故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无君子则天地不理,礼义无统,上无君师,下无父子,夫是之谓至乱。

  “费”,读为拂。《广雅.释诂四》云:“拂,辅也。”《周易.颐》云:“拂经于丘颐。”《释文》云:“拂,子夏传作弗。注:弗,辅弼也。”《荀子.臣道》云:“功,伐足以成国之大利,谓之拂。”杨注云:“拂,读为弼。”辅、弼同义。《周易.泰.象》云:

   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立立”,重文号不当删,应读为“立位”。《管子.心术》云:“位者,谓其所立也。”位指等级制度,有尊卑上下的区别。今本《系辞上》云:“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周礼.太宰》云:“四曰禄位,以驭其士。”郑注:“位,爵次也。”“立位”即制礼。如《周易.履.象》云:“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

“材”,今本作“财”。圣人设位颁禄,以财施民。《礼记.大学》云: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内本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爱民安行”源于仁义之说,“爱民”是仁,“安行”是义。帛书《五行》云:

   见而知之,知也;知而〔安之,仁也;安而〕行之,义也;行而敬之,礼〔也〕。

   知而安之,仁也。知君子所道而钍然安之者,〔仁〕气也。安而行之,义也。既安之矣,而杀然行之,义气也。

帛书《系辞》云:

  〔子曰:夫易〕可为者也?夫易古物定命,乐天下之道,如此而已。

  今本作“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今按:“古物定命”如同今本《系辞上》一章所云:“乾知大始,坤作成物。”《广雅.释诂一》:“古,始也。”《释名.释言语》云:“始,息也,言滋息也。”所以“古物”如言“生物”,与“开物”同义。

“定命”是古语,屡见于先秦文献。《尚书.洛诰》云:“王如弗敢及天基命定命。”《诗经.抑》云:“鑚谟定命,远犹辰告,敬慎威仪,维民之则。”《文选》卷十四班固《幽通赋》云:“神先心以定命兮,命随行以消息。”李善注引曹大家云:

   言人之行,各随其命,命者,神先定之,故为征兆于前也。虽然,亦在人消息而行之。

  “定命”的根本原则仍然是中庸之道。《汉书.律历志》云:

   夫历《春秋》者,天时也。列人事而因以天时。传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是故有礼谊动作威仪之则以定命也,能者养以之福,不能者败以取祸。故列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之事,以阴阳之中制其礼,故春为阳中,万物以生,秋为阴中,万物以成,是以事举其中,礼取其和,历数以闰正天地之中,以作事厚生,皆所以定命也。

 中、正同义,《管子.法法》云:

  政者,正也。正也者,所以正定万物之命也,是故圣人精德之中以生正,明正以治国。

“定命”即“成命”,《吕氏春秋.仲冬》云:“以待阴阳之所定。”高诱注:“定,犹成也。”《诗经》中有(昊天有成命),《逸周书.度训解》云:

   天生民而制其度,度小大以正,权轻重以极,明本末以立中,立中以补损,补损以知足,□爵以明等级,极以正民,正中外以成命。

《逸周书.命训解》云:

   天生民而成大命,命司德,正之以祸福,立明王以顺之,曰:大命有常,小命日成,成则敬,有常则广,广以敬命,则度至于极。

“定命”又称“断命”。今本《系辞》云:

  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

《尚书.盘庚》云:“今不承于古,罔知天之断命,矧曰其克从先五之烈。”

君王立政就是执行天的“定命”。《左传.文公六年》云:

   古之王者知命之不长,是以并建圣哲,树之风声,分之采物,著之话言,为之律度,陈之艺极,引之表仪,予之法制,告之训典,教之防利,委之常秩,道之以礼则。

  帛书云:“乐天下之道。”近于今本《系辞》所云:“易与天地准,……乐天知命故不忧。”今本云:“冒天下之道。”韩康伯注:“冒,覆也。”义同于今本《系辞》所云:“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二者语义侧重不同,略有区别。

今本《系辞上》十章云:

   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古人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

  “洗心”,《汉石经》作“先心”,帛书作“佚心”。研究帛书的学者多认为今本有误,不确,其实今本不误,“洗心”是古语。《左传.襄公二十一年》云:

   在上位者洒濯其心,一以待人,釸度其信,可明征也,而后可以治心。

 《庄子.庚桑楚》云:

   南荣赵请入就舍,召其所好,去其所恶,十日自愁,复见老子,老子曰:汝自洒濯,孰哉随随乎,然而其中津津乎犹有恶也。

 《系辞》说圣人“洗心”而“退藏于密”是归于“至道”。《庄子.知北游》云:   孔子问于老聃曰:今日晏间,敢问至道?老聃曰:汝斋戒疏钕尔心,澡雪尔精神,掊击而知。

  “洗心”,即《管子》中的“白心”,又称“明心”。《白虎通.五行》云:

    三月谓之姑洗,何言?万物皆去故就新,莫不鲜明也。

 “洗心”的观念起源很早,西周时代的《师望鼎》铭文云:“穆穆克盟厥心,哲厥德。”盟、明古通。《荀子.解蔽》云:

   故治之要,在于知道。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道,曰虚一而静,……虚一而静,谓之大清明。

 虚、康同义。《尚书.康诰》云:“用康乃心,顾乃德,远乃猷裕,乃以民宁,不汝瑕殄。”

“洗心”或“明心”都是指去除私欲。帛书《经法.道法》云:

   公者明,至明者有功,至正者静,至静者圣,无私者知,至知者为天下稽。

 无私则明心,明心则有德,此即儒家“大学”之道。《礼记.大学》云: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帛书“佚心”之说近于思孟学派,这是帛书《系辞》源于齐鲁之学的又一例证。《广雅.释诂一》:“佚,乐也。”《荀子.王霸》云:“心欲綦佚。”杨注:“佚,安乐也。”马王堆帛书《五行》云:

君子无中心之忧则无中心之智,无中心之智则无中心之悦,无中心之悦则不安,不安则不乐,不乐则无德。君子无中心之忧则无中心之圣,无中心之圣则无中心之悦,无中心之悦则不安,不安则不乐,不乐则无德。

帛书《系辞》云:

  〔上古结〕绳以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大有。

 今本作:“盖取诸夬。”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云:

  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釺釻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鋡,万品以察,盖取诸夬,夬扬于王庭,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庭,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也。

  《夬》卦上兑下乾,《周易.说卦》云:“兑以说之”、“说言乎兑。”又云:“兑为口舌”。兑位上卦,故为“上古”。未有文字,口耳相传,结绳记事。

《大有》上离下乾,《系辞下》明言“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是知离卦应有结绳之象。帛书《周易》卦爻辞中“离”都作“罗”。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 2003-2009 版权所有 元亨利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