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周易天地 | 易学命理 | 下载中心 | 图片中心 | 在线算命论坛 |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元亨利贞网 >> 周易天地 >> 易学论文 >> 正文 会员注册 会员登陆
频道导航
专题栏目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应用卦气对一年四季进行解释
用动力学方法分析经络的本质…
用正确的态度对待《易经》的…
虞翻易学旁通说的哲理内涵
在全面理解《周易》后再各取…
《周易》价值的定位
周易思想综合分析
周易信息预测与要素侦破分析
学习周易文化,提高科学文化
中西之间:轴心时期文化转型…
广告位置  
文章左侧预留广告位
文章信息 
马王堆帛书《系辞》研究 【字体: 】      ★★★★
马王堆帛书《系辞》研究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20 20:10:30
特别推荐:在线周易预测免费算命论坛(注册后发贴子即可在线免费求测)

马王堆帛书《系辞》研究

连 劭 名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山东 济南 250100)

(北京教育学院,北京 100011)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马王堆帛书《系辞》中几处重要的异文。今本《系辞》中的“象”,帛书作“马”,“马”义同于“数”。《庄子》中说“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此处的“马”,与帛书《系辞》中的“马”同义。今本《系辞》中的“太极”,帛书作“大恒”。恒、常同义,《仪礼》中说:“假尔大筮有常。”这个“常”即帛书《系辞》中的“大恒”,亦即《吕氏春秋.大乐》中的“天常”。今本《系辞》云“显诸仁,藏诸用”,帛书作“圣者仁,壮者勇”。儒家学说重视“勇”,《论语.宪问》即有云:“仁者必有勇。”帛书《系辞》云:“天地之大思曰生。”“思”读为“司”,今本作“天地之大德曰生。”帛书《系辞》又云“夫易古物定命”,其义同于“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今本《系辞》云“圣人以此洗心”,帛书作“圣人以此佚心”,佚、乐同义,马王堆帛书《五行》云“不安则不乐,不乐则无德。”

  关键词:帛书; 马; 数; 恒; 勇

 

A study of Xi Ci copied on silk

 LIAN Shao-ming

(Center for Zhouyi &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China)

(Beijing Educational College,Beijing 100011,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some characters and concepts appeared in Xi Ci copied on silk unearthed at Ma-wang-dui in Hunan Province distinctively different from those appeared in Xi Ci in current version.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character of Ma(马) in Xi Ci on silk, corresponding to the character of Xiang(象) in that of current version, is synonymous with “number”(数)with reference to Zhuang Zi.Daheng(大恒) on silk, corresponding to Taiji(太极) in current version, is synonymous with Chang(常,eternal)with reference to Yi-li and Lu-shi-chun-qiu. Besides, the author makes a clear comparison between some characters, concepts, and even sentences copied on silk and those in current version to illustrate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former copy. 

Key words: Xi Ci on silk; Ma; number; Heng; bravery

 

 一

帛书《系辞》中最引人注意的现象,是今本中的“象”字,帛书几乎都写作“马”,学术界对此争论甚大。张岱年先生说:

   《左传.昭公二年》:晋侯使韩宣子来聘,……观书于太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杜注:《易象》,上下经之象辞。)是易象相连并称,由来已久。……由此可见,《系辞》中的象字应是正字,而帛书马字乃是异文。 〔1〕 

   有一些学者认为“马”是错字,如李学勤先生说:

    错讹的例子,在帛书《系辞》上篇中也有很多,最突出的是象字都抄成马,绝无道理可言。 〔2〕 

   今按:帛书“马”字应是异文,不是错讹,理由有三:第一,马王堆三号墓同出帛书中的《老子》乙本、《五星占》、《相马经》、《刑德》乙本,字迹同于帛书《周易》,当是出于同一抄写者的手笔,其他各本质量均精,错讹极少,帛书《系辞》不应例外。第二,《周易》是重要经典,秦代没有焚毁,始终在民间流传,凡具有文化知识的人,都读过此书,肯定知道什么是“马”,什么是“象”,帛书《系辞》的抄写者显然是职业书手,应当具备文化知识,不会出现这种常识性错误。《系辞》中“象”字很多,帛书一律作“马”,可见不是偶然的笔误。第三,帛书收藏者是长沙国的上层人物,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家中藏书也应是当时高质量的抄本。很难想象帛书收藏者阅读一份满篇错讹的《系辞》时,竟会毫无所知。

  另外还应指出,“四象”一名并不是绝对的,除“四马”之外,文献中又有“四序”。隋萧吉《五行大义》卷一云: 

     凡万物之始,莫不始于无而复有,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序,四序生之所生也。

  “四序”即四时之序。《盐铁论.论灾》云:

    文学曰:始江都相董生推言阴阳四时相继,父生之,子养之,母成之,子藏之,故春生仁,夏长德,秋成义,冬藏礼,此四时之序,圣人之所则也。

   “四序”之义,近于“四马”。为了说明问题,下面分节讨论和分析战国秦汉时代思想文化中的“象”和“马”。

 (一)象与天象

“象”是先秦哲学中很常见的概念,《楚辞.天问》云:“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淮南子.精神》云:“古未有天地之时,惟象无形,窈窈冥冥。”《老子》中多次言“象”,十四章云:“无物之象”,二十一章云:“其中有象”,三十五章云:“执大象,天下往。”四十一章云:“天象无形”。《韩非子.解老》云:

   人生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意想者,皆谓之象也。

   先秦典籍中的“象”,多指“天象”,《左传.昭公十七年》云:“天事恒象。”《荀子.天论》云:

    所志于天者,已见其象之可以期者矣,所志于地者,已见其宜之可以息者矣。

   象、法义通。《楚辞.怀沙》云:“愿志之有象。”王逸注:“象,法也。”马王堆帛书《黄帝.观》云: 

    〔黄帝〕令力黑浸行伏匿,周留四国,以观无恒善之法则。力黑视象,见黑则黑,见白则白。

“无恒善之法则”即天道。《管子.白心》云: 

     君亲六合,以考内身,以此知象,乃知行情,既知行情,乃知养生,左右前后,周而复所,执仪服象,敬迎来者,今夫来者,必道其道,无迁无衍,命乃长久。

  《鶡冠子.天权》云: 

     取法于天,四时求象,春用苍龙,夏用赤鸟,秋用白虎,冬用玄武。

   《周礼.大司乐》云:“六变而致象物及天神。”郑注:“象物,有象在天,所谓四灵者。”天象变化有四季,故《易》有四象,春少阳,夏老阳,秋少阴,冬老阴,四象又是四个数字,《新语.思务》云:“天地之数,斯命之象也。”由四数而定八卦,故今本《系辞》云: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

   天象不断变化,通过日月星辰的活动来昭示运行的规律。今本《系辞》云:“易有四象,所以示也。”《说文》云:

   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

   天象即历象,又称历数。《尔雅.释诂》云:“历,数也。”《尚书.尧典》云:“历象日月星辰。”《史记.五帝本纪》作:“数法日月星辰。”《大戴礼记.曾子天圆》云:

   圣人慎守日月之数,以察星辰之行,以序四时之顺逆,谓之历。历,居阳而治阴。

(二)马与天数

 帛书《系辞》云: 

     是故易有大恒,是生两鈟,两鈟生四马,四马生八卦,八卦生吉凶,吉凶生大业。

   “四马”也象征四时,《文子.道原》云: 

     以天为盖,以地为车,以四时为马以阴阳为御。……以天为盖则无为不覆也,以地为车则无所不载也,四时为马则无所不使也,阴阳御之则无所不备也。

   四时有十二月,马代表天数。《大戴礼记.本命》云: 

     八九七十二,偶以承奇,奇主辰,辰主月,月主马,故马十二月而生。

   “十二”是天之大数。《国语.晋语四》云:“天事必象,十又二年,必获此土。”《汉书.律历志上》云: 

     斗纲之端连贯营室,织女之纪指牵牛之初,以纪日月,故曰星纪,五星起其初,日月起其中,凡十二次。月至其初为节,至其中斗建下为十二辰,视其建而知其次,故曰:制礼上物,不过十二,天之大数也。

   古代由律吕推历法,六律六吕相配合十二辰之数。《国语.周语上》云:

    律,所以立均出度也,古之神瞽考中声而量以制,度律均钟,百官轨仪,纪之以三,平之以六,成于十二,天之道也。

   古代算筹称“马”。《礼记.投壶》云:“请为胜者立马,一马从二马,三马既立,请庆多马。”郑玄注:“马,胜算也。”《管子》书中屡言“乘马”,“四马”即“乘马”。《管子.乘马数》云:“乘马之准,与天下齐准。”马非百先生云:“乘马即计算。”其说至确。《说文》云:“算,长六寸,计历数者。”算即马,又称策。《管子.山权数》云:“桓公问管子曰:请问币乘马。”所谓“币乘马”即货币政策。《庄子.齐物论》云:“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旧解均误。《尔雅.释言》云:“指,示也”。天垂象,见吉凶,曰“示”,故“天地一指也”,其义同于《系辞》所云:“法象莫大乎天地。”万物有形,可以用数字计算,故曰“万物一马”。

策、谋义通,《管子.白心》云:“愕愕者不以天下为忧,刺刺者不以万物为策。”策用为谋,《礼记.仲尼燕居》云:“田猎戎事失其策。”郑玄注:“策,谋也。”《史记.五帝本纪》云:“迎日推策。”《集解》云:“策,数也。”《诗经.氓》云:“来即我谋”。谋指占筮,义同于算,故下文云:“尔卜尔筮,体无咎言。”是知秦汉之际,马、策、谋、算、数等多通用。

《文选.赭白马赋》李注引《春秋考异邮》云:“地生月精为马。”八卦中坤为地,《五行大义》引《太公兵书》以八卦配八风,“坤为谋风”,说明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 2003-2009 版权所有 元亨利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