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周易天地 | 易学命理 | 下载中心 | 图片中心 | 在线算命论坛 |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元亨利贞网 >> 周易天地 >> 易学论文 >> 正文 会员注册 会员登陆
频道导航
专题栏目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应用卦气对一年四季进行解释
用动力学方法分析经络的本质…
用正确的态度对待《易经》的…
虞翻易学旁通说的哲理内涵
在全面理解《周易》后再各取…
《周易》价值的定位
周易思想综合分析
周易信息预测与要素侦破分析
学习周易文化,提高科学文化
中西之间:轴心时期文化转型…
广告位置  
文章左侧预留广告位
文章信息 
易学体系的新探索 【字体: 】      ★★★★
易学体系的新探索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20 20:10:42
特别推荐:在线周易预测免费算命论坛(注册后发贴子即可在线免费求测)

2001年世界易经大会论文
易学体系的新探索
李书有 (南京大学易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力士奇 (南京大学易学研究所客座教授、易学应用研究中心主任)


易学是中华文化之根本,易学体系广大而精微。几千年来,易学家有从象数方面对易学进行探索,有从义理方面对易学进行探索,有从图式方面对易学进行探索。因此,历史上有将易学体系概括象数与义理两大派;也有易学体系概括为象数、义理、图式三大派。现代,又有从科学易与人文易二方面概括易学体系的。这些概括,都有所依据,对易学研究都发挥了作用。本文试图依据易学发展的历程及其所包涵的内容,对易学体系作一新探索。

一、易学发展历程--易术、易德、易道
  易学是以《易经》发其端的。《易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经典,它是由符号系统与文字系统组成的一部完整体系,而符号系统应在文字系统之前形成,也就是说,在我国文字出现之前,就有了《易经》的符号系统。
  《易经》产生于人之预测行动吉凶的需求;预测吉凶是人之有目的活动的表现;人之行动有目的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之一。也就是说,从人之所以为人开始,其行动都有目的性,即行动之前都要预测其行动的吉凶。《易经》就是我国上古预测吉凶实践中而形成的一个预测系统。这一预测系统是由阴- -阳-两个符号组成八卦:乾 兑 离 震 巽 坎 艮坤,用以推演吉凶以成就事业。这就是《易经.系辞上》中所谓“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由八卦两两相重而成乾坤
  既济 未济等六十四卦,每卦六爻,计有三百八十四爻,构成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在长期的预测实践中,不断总结筮占的命中率而又形成卦辞、爻辞的文字系统。由符号系统与之相配的文字系统而形成的《易经》,不仅在中国,而是在世界上可以说也是独一无二的。
  《易经》原初是用以筮占以预测吉凶的,所以朱熹的《朱子语类》中说?quot;《易》乃卜筮之书,古者则藏于太史太卜以占吉凶。“朱熹的说法是有所据的,《周礼.春官》中说:“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后来,《连山》、《归藏》皆佚,现存只有《周易》。春秋的典籍中记载了用《周易》预测吉凶的例证。如《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秦伯师于河上,将纳王。狐偃言于晋侯曰:‘求诸侯莫如勤王,诸侯信之,且大义也。继文之业而信宣于诸侯,今为可矣。‘公曰:‘筮之‘。筮之,遇《大有》之《睽》,曰:‘吉,遇公用享于天子之卦,战克而王飨,吉孰大焉;且是卦也,天为译以当日;天又降心以逆公,不亦可乎;《大有》去《睽》而复,亦其所也。晋侯辞秦师而下?quot;这一例证是讲晋侯对应否出兵勤王一事让狐偃筮占作预测。筮占的卦为《大有》为本卦,《睽》为之卦,“公用享于天子“是《大有》的九三爻辞,九三爻为变爻而《大有》的之卦为《睽》。因此,用《大有》的九三爻辞解卦,说明晋侯勤王是吉的。接着又用卦象来解卦,《大有》的下卦为乾,代表天,变为《睽》的下卦兑,代表译,而《大有》和《睽》的上卦皆为离,代表日,此象为天变为泽以迎日,意为周王屈尊以迎晋侯,也说明晋侯勤王为吉。据统计,《左传》中有十三处,《国语》中有三处记载用《周易》预测吉凶的事例。说明《周易》作为筮占之术而受到重视。
  《周易》为筮占之书,但其中包含着道德内容。如《谦》卦,其卦象为山在地下,表现的是谦德之象,其卦辞:亨,君子有终。爻辞: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六二,鸣谦,贞吉。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六四,无不利,撝谦。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其它卦象,卦辞,爻辞中虽不象《谦》卦这样全卦以谦德释卦,而在部分卦辞、爻辞中也不乏易德内涵。
  儒家派创始人孔子对《易》极为重视。他曾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关。“(《论语.述而》)据最新考古发掘出帛书《易》中的《二三子问》、《易之义》、《要》等篇中,都记载了孔子与《易》的关系。帛书《要》中说:“夫子老而好《易》,居在席,行在囊。“这与《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晚而喜《易》“是相同的。当孔子的弟子对孔子老年喜《易》提出疑问:“夫子何以老而好之乎?“孔子在回答时指出:“我观其德义耳也。“说明孔子是从德义方面研究《易》的。相传为孔子所作的《易传》中道德思想是对易德的继承与发展。
  《周易》中不仅包含着道德内容,还蕴涵着深刻的哲学思想。道家创始人老子揭示了《周易》的哲学内涵,从易道方面对《周易》作了新发展。
  由此可以看出,《周易》的发展历程是由易术发展为易德、易道。

二、易学体系--易道、易德、易术
  《周易》是由易术--易德--易道的发展历程逐步提升。易道是《周易》的最高层次,属于《周易》哲学的本体论;易德是《周易》的核心内容,属于《周易》哲学的价值论;易术是《周易》的应用部分,属于《周易》哲学的方法论。
  易道--《周易》哲学的本体论
  道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提出的哲学范畴,也是老子哲学的核心。老子的哲学体系就是围绕线道展开的。老子的后学皆以道为核心建立各自的哲学体系。道是道家学派的代名词。
  产生于战国时期的《易传》是对《易经》的阐释。从汉代“独尊儒术“以来,《易经》被儒家尊为“五经“之首,孔子作《易传》几乎成为定论,但孔子并没有建构出本体论的中国哲学体系,孔子建构的是中国伦理思想体系。《易传》中所阐发的易道--《周易》哲学的本体论显然不属于儒家思想,而与老子创立的道家哲学是相通的。因此,易道--《周易》哲学的本体论属于道家哲学。
  道家从道论的哲学高度,对《易经》中所包容的哲学内涵进行了揭示,这就是《易传》哲学中的本体论。
《易传》提出了“道“与“器“一对哲学范畴。《易传.系辞上》中说:“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里的“形而上“,意谓有形可见的事物之上的东西,即无形的、抽象的东西,相对有形的、具体的东西而言。“形而下“,指有形可见的具体事物。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道是无形的、抽象的本体,器是有形的、具体的器物。有形的“器“之中,含有无形的“道“,无形的“道“是有形“器“的本体。道与器这一对哲学范畴,是中国哲学的基本范畴,围绕道与器这对哲学范畴,历代哲学家进行了长期辩论,提高了中华民族的哲学理论思维。
  《易传》还从宇宙观阐发《易经》的哲学内涵,提出了一个包括天道、地道、人道的宇宙体系。《易传o系辞上》中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这与老子《道德观》第二十五章中所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有其思想联系。在《道德经》中,道是天、地、人,亦即道是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的法则。而道是以其自身的自然而以为法则,道是最高范畴。
  《易经》中虽然还没有出现用阴与阳一对哲学范畴来表述一一与一两种符号,但一一与一两种符号是《易经》整个符号系统的基础。一一与一两种符号代表着宇宙万物的对立统一关系。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中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一阴阳对立统一,深刻揭示了《易经》一一与一两种符号的对立统一思想。《易传o系辞上》中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显然属于道家对《易经》中所蕴涵的阴阳对立统一辨证发展规律的揭示。道不仅是宇宙万物的本体,而且也是宇宙万物发展变化的总规律。
  《易经》中具有最高哲学范畴的道,显然来自道家哲学,也就是说,道家哲学以其最高哲学范畴释《易》,揭示了《易》中的深刻哲学内涵,将《易经》由占筮之术,提升为哲学。
  易德--周易哲学的价值论
  德是西周初年周公提出的伦理范畴。周灭殷之后,传统的天命观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了“天命靡常“观念,认识到天命是靠不住的。周公提出了“以德配天“与“敬德保民“思想。《左传.文公十八年》中记载:“先君周公制《周礼》曰:‘则以观德,德以处事,事以度功,功以食民。“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继承发展了周文化,建立了以仁与礼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孔子以德释《易》,相传为孔子所作的《易传》各篇,皆贯穿着以德释《易》的思想。
  《彖传》是对卦名、卦辞的阐释,贯穿着以德释之。如《大有》的《彖》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谦》的《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遵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家人》的《彖》阐发了我国以家庭为基础的人伦关系:“‘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安矣。“
  《象传》是对卦象、爻象、爻辞的阐释,贯穿着以德释之。其中释卦象的“大象“,皆为从卦象的象征,引发出君子的德行与事业,贯穿着孔子所说:“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如《乾》的《象》曰:“无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的《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蒙》的《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小畜》的《象》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否》的《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避难,不可荣以禄。“《大有》的《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谦》的《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衰多益寡,称物平施。“《豫》的《象》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蛊》的《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临》的《象》曰:“泽上有地,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大畜》的《象》曰:“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大过》的《象》曰:“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适而无闷。“《坎》的《象》曰:“木洊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咸》的《象》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恒》的《象》曰:“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遁》的《象》曰:“天下有山,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大壮》的《象》曰:“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晋》的《象》曰:“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明夷》的《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可莅众,用晦而明。“《家人》的《象》曰:“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睽》的《象》曰:“上火下泽,睽。君子以同而异。“《蹇》的《象》曰:“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解》的《象》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损》的《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益》的《象》曰:“风电,益。君子以见善迁过,有过则改。“《夬》的《象》曰:“泽上于天,夬。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萃》的《象》曰:“泽上于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升》的《象》曰?quot;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困》的《象》曰:“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井》的《象》曰:“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劳民劝相。“《革》的《象》曰:“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鼎》的《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震》的《象》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艮》的《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渐》的《象》曰:“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归妹》的《象》曰:“泽上有雷,归妹。君子以水终知敝。“《兑》的《象》曰:“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节》的《象》曰:“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小过》的《象》曰:“山上有雷,小过。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既济》的《象》曰:“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 2003-2009 版权所有 元亨利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