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周易》辩证法思想与中医“整体衡动观” |
【字体:小 大】 热 荐 ★★★★ |
|
|
《周易》辩证法思想与中医“整体衡动观” |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21 20:51:07  |
|
特别推荐:在线周易预测免费算命论坛(注册后发贴子即可在线免费求测) |
|
|
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周易》认识论的精髓。“阴阳不测之谓神”“一阴一阳之谓道”是《周易》著名的哲学论断,体现了“运动变易”的道理,《周易》认为宇宙在动,万物在变,而且运动变化是极其复杂,难以预测的。故《易·说卦》曰:“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即言万物的变化神妙莫测。《周易》还认为事物的变化是无止境的,故《序卦》曰:“物不可穷也。”《易传》并认识到事物的运动变化来自于事物的内部,也即来自于事物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指天地阴阳的对立统一,故《易·系辞》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及“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传》也曰:“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就是说没有矛盾便没有对立,也就没有运动变化和发展。故《易·系辞》曰:“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周易》的辨证观不但已阐述到事物是运动变化着的、发展着的,而且认为事物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如既济卦之强调水火互济。再如《易·杂卦》曰:“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以既济”,便可说明。
《周易》泰卦、既济卦都体现了阴阳的和谐、平衡,如原文曰:“天地受泰,万物通也”(《易·泰卦》),“初吉,柔得中也”(《易·既济》)。
《内经》和《周易》一样认为宇宙万物是运动产生的,运动是永恒的,互相联系着的,运动产生生命,运动停止,生命便要告终。体现了整体衡动观的重要意义。
近代“整体恒动观”的提法,确应修正为“整体衡动观”。整体,指人体内外环境的相关性、统一性。动,指运动、变化,言人体的气化,气机升降运动是无器不有,无时不存在的。衡,指平衡,即人体内部脏腑组织之间,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都保持着一定的平衡。中医整体衡动观是中医学认识论中的一大特色,是中医学的指导思想。(扬力)
|
|
|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上一篇文章: 《周易》与中医平衡论思想 下一篇文章: 《周易》唯物自然观与中医五行学说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